「
工业4.0时代的核心驱动力正是人工智能。
——秦志光
」
“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趋势”是吉利学院通识教育八大讲坛之《科技讲坛》的第一期。《科技讲坛》作为吉利学院通识教育的八大讲坛之一,主要是邀请专家、学者通过讲授数学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等科技创新领域的相关知识点、方法论及其发展历史、现状和趋势,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于人类自身和世界的科学态度,塑造理性批判、数理逻辑、科学探索和求实创新的精神。
11月24日周二,《科技讲坛》第一期在明德楼102(国际报告厅)举行,主讲人是秦志光老师,他为他为学生们带来了“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趋势”的专题讲座。
「 主讲人:秦志光 」
四川省网络与数据安全重点实验室、
四川省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。
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,
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、七届学科评议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组成员,
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论证专家组成员。
四川省委省政府人民政府第二、三届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,
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。
秦教授从人工智能出现的背景、发展历程、关键技术、典型应用、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六个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。
秦教授从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改变谈起,工业4.0时代的核心驱动力正是人工智能。现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对人类的生活方式、工作方式、娱乐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,自动驾驶、智慧城市、智慧医疗...涉及方方面面,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。
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。人工智能飞速发展,大幅跨越了科学与应用之间的“技术鸿沟”,诸如图像分类、语音识别、知识问答、人机对弈、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从“不能用、不好用”到“可以用”的技术突破,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新高潮。正是因为有海量的数据资源,计算力大幅提升以及基础算法和AI平台的创新三大因素持续助力人工智能才得以的蓬勃发展。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,将影响生产方式与社会管理方式等。这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改变趋势,无一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
正是人工智能与人类、与生活的交互,使科技脱去了冰冷躯壳,如温润春风拂面,我们置身其间,感叹其博大与绚烂。智能科技学院院长易勇教授进行了总结并激励同学们加强学习、开阔眼界、勇于创新、勇于实践,为中国的智能制造而努力奋斗。
通识教育中心
2020年11月2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