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学应用语文》是我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通识课程,秉承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”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,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、人文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,通过系统的“听说读写”训练,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与表达能力。
【教学团队】本课程由一支结构合理、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担纲,现有专任教师7人,其中教授1人、副教授1人、讲师4人、助教1人,形成梯度化的人才培养梯队,充分保障教学质量。
【课程特色】本课程实施三大创新:
1.教学模式上,首创“两案双轴”混合式教学体系,通过教师教案与学生学案的双向联动,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场景。课程入选2024年校级混合式教学试点项目,并经过4年对分课堂改革实践,形成“理论引导+自主探究+实践反馈”的立体化学习路径。
2.教学内容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应用的有机结合,既深耕地域文化产业特色,又对接实习实践中的文书写作需求,同步融入课程思政元素,实现文化传承与职业能力的双向提升。
3.考核体系实施“七维度评价”改革,从传统四项考核拓展为过程性评价七项指标,涵盖课堂参与、实践项目、文化创意等多元维度,强化能力导向的培养机制。
【实践创新】课程积极践行“三实三聚”育人理念,通过产学研合作,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鲜活教学案例。组织学生参与创意写作、地域文化推广等实践活动,使语文应用能力在真实场景中得到淬炼,切实培养具有文化底蕴与实践智慧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。
本课程以创新为驱动,以应用为导向,致力于打造兼具人文温度与实践深度的语文教育新范式,助力学生在语言表达、文化认知、职业发展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。